新天水記者 裴婷婷 通訊員 管鑫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連日來,武山縣借助天水麻辣燙爆火“熱辣滾燙”之機,聚焦鄉村振興大文章,通過能人帶動、機構培訓、提供平臺等方式全力培育鄉土傳承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為地方特色美食、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扶持能人帶動一批
“萬物皆可播、人人皆主播,天水麻辣燙這波流量我們接得可是又準又香。”3月27日,在天水古城通過“地推+直播”模式帶貨的電商王樂笑著說。借助“天水麻辣燙”新晉頂流光環,武山縣電商帶頭人搶抓機遇,充分運用直播電商新業態,全面展現武山名優產品特色,特別是開啟了電商帶頭人“手把手”教新人帶貨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武山粉條、四門貢醋、山丹夜光杯、鴛鴦伏油椒、隴漿源漿水面等武山特色商品在網上大受歡迎。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天水麻辣燙吃貨節”舉辦期間,電商人才直播帶貨金額將近100萬元。
近年來,武山縣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搶抓電子商務經濟風口,堅持人才引領驅動,以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基點,通過電商人才分級評定“持證上崗”、下基層幫帶農戶、直播助農等措施,持續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育力度、激發電商人才活力、壯大電商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蓄勢加油。

提供平臺傳技一批
“咱們武山的非遺、社火簡直太好看了,場面太爆太燃,直接贏麻了……”參加完天水麻辣燙“吃貨節”武山縣專場的搗蒜罐十級選手小李難掩激動之情。
為了助力天水麻辣燙“火上加火”,國家級非遺項目“武山旋鼓舞”、市級非遺項目“武山高蹺”以及縣級非遺項目“武山搗蒜罐”在天水古城、伏羲廟廣場巡回展演,精彩紛呈。武山縣民間藝人賣力演出,所到之處喝彩連連、備受好評,尤其是邀請游客參與其中,更是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應游客強烈要求,武山縣開啟非遺節目“返場”模式,打造非遺傳承平臺,為民間藝人“展技”提供機會,為培育更多非遺傳承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這幾年,武山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不斷健全非遺人才成長培養機制,在挖掘培育、拓展思路、搭建平臺上下功夫,讓非遺人才有名有為有發展有舞臺,讓非遺文化在傳承中煥發活力,為助力武山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優質機構培訓一批
“因為自己特別愛吃,所以想來學一項技能,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在武山縣創業能力+“天水麻辣燙”就業技能培訓班,學員小杜說。
為回應“建議全國普及甘肅麻辣燙”的呼聲,武山縣在開展市場調研和需求摸底的基礎上,借助武山大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資源,以創業培訓為載體,采取“理論教學+廚師演練+學員實操”的教學模式,就天水麻辣燙、洛門擔擔面、武山面皮等特色小吃的生產流程、制作工藝、配比配方、商業服務等方面內容,開展了全方位、全鏈條、特色化培訓。
今年以來,武山縣通過自主培訓或社會機構培訓共培育技能人才720名。下一步,武山縣還將統籌政策體系,建立“培訓+創業貸款扶持”工作機制,通過優化服務、簡化流程,對參加技能培訓合格人員給予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發揮技能培訓助力文旅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創業增收的倍增效應。

- 2024-03-28甘肅崇信作家屈琪(涼城虛詞)入選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新銳作家庫
- 2024-03-28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出爐 甘肅8家企業榜上有名
- 2024-03-25“熱辣滾燙·麻辣人生”上億首屆麻辣燙文化節開幕
- 2024-03-25蘭州黃河食渡煥新亮相:漢唐舞蹈和西域雜耍吸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