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陳世赟 宋芳科 王爍 黃龍
從規劃藍圖到拔地而起,從奠基開工到峻工投運,歷時五年,蘭州中川機場T3航站樓破繭而出,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隴原大地,3月20日,隨著蘭州中川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動,為甘肅架起空中絲路新起點,為隴原騰飛帶來加速度。

五年前,面對日益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和機場設施的老化,甘肅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實施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其中T3航站樓的建設是重中之重。這一決策,不僅關乎甘肅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更承載著甘肅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建設之初,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龐大的工程規模和嚴格的環保要求,建設者們迎難而上,以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精神,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他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戰勝了一次又一次艱難險阻,用智慧和汗水澆灌著T3航站樓的成長。
五年間,T3航站樓從一片荒蕪之地逐漸崛起,從基礎開挖到主體結構封頂,從內外裝修到設備調試,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建設者們的智慧和心血。他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地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

甘肅中建勘察院承擔了該項目的工程測量、選址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及施工階段的巖土工程與地基基礎檢測、基坑工程監測等任務,為項目的設計、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甘肅中建勘察院副總經理何臘平表示,作為T3航站樓建設的參與者,看著T3航站樓從藍圖到現實,內心非常激動。當初,他們針對機場凈空區地形復雜、障礙物分布廣的特點,團隊創新性地采用多技術融合方案,構建厘米級精度的凈空區障礙物坐標與高度,完成了高精度地形圖測繪工作。通過對周邊50公里范圍內的建筑、山體、高壓線塔等障礙物進行精準識別與動態分析,為機場跑道規劃及飛行程序設計提供科學依據,確保航班起降的絕對安全。

何臘平說,為了確保勘測數據更精確,他們還勘探進尺38000余米,采取原狀土試樣8000多組,暗埋不良地質體物探測線800多公里;采取深部地基土的原狀土試樣進行室內試驗,結合旁壓試驗、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等現場原位測試成果,提出了地基設計參數,刷新了行業內對蘭州新區秦王川盆地沖洪積交錯沉積地層地基土承載力及變形指標的認識。

如今,當旅客站在T3航站樓前,仰望這座雄偉壯觀的建筑,它的造型獨特、氣勢磅礴,仿佛一條翱翔天際的飛天絲帶,寓意著甘肅的開放與包容、發展與騰飛。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采用“主樓+四條指廊”構型,自然采光面積超過70%。創新性引入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能源管理平臺,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促進能源的合理調配與高效利用,為機場的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航站樓設有專用國內國際中轉通道,實現登機口到登機口之間的快速中轉,做到國內國際航班的無縫對接和“無感中轉”。

同時,T3航站樓深度融合前沿科技,構建起覆蓋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的全鏈條智慧服務體系。全自動駕駛登機橋、“探驅一體化”鳥防系統、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智能安檢回筐系統”、人臉識別技術、智慧航站導航等先進技術和設備的規?;瘧茫蠓嵘藱C場運行效率。人臉識別技術的全流程覆蓋,將大幅縮短旅客的驗證時間和排隊時間,并極大提升安檢效率。

3月20日上午,中川機場東站高鐵站同步開通運營,6點10分,迎來了首趟列車。以后,從蘭州市區的蘭州西站到機場,只需38分鐘。在同步啟用27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旅客下飛機后,無須再進行安檢,就可以直達高鐵站。乘客能便捷換乘高鐵,乘坐長途客運、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在綠植覆蓋、寬敞明亮的大廳里休息、購物。

5年精彩蝶變,一座嶄新的T3航站樓,即將改變蘭州乃至甘肅人的出行,架起對外溝通、交流的橋梁。

- 2025-03-19讓傳統戲曲煥發時代光彩——“跟著藝術游甘肅”西北戲曲薈萃展演活動見聞
- 2025-03-19甘肅打造“文化傳承創新基地”“知名旅游目的地”
- 2025-03-19【甘快看】甘肅平川新發現兩處古巖畫
- 2025-03-19隴拍客丨永靖:結香花枝俏 鳥鳴報春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