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棚警務”守護群眾致富路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齊洪德
時下,清水縣賈川鄉果品產業園連片的設施櫻桃大棚內,1000余棵“美早”枝繁葉茂、含苞待放,長勢喜人……春耕以來,清水縣公安局賈川派出所圍繞主防職能定位,搶先開啟“大棚警務”模式,民輔警奔走在田間地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開展安全防范宣傳、提供心貼心服務,全力護航特色產業,守護群眾致富路。
排查化解讓糾紛“不發芽”
3月2日,賈川派出所民警在大棚巡邏時成功化解了一起地界糾紛,雙方當事人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每到春耕農忙季,土地租賃、地界爭議、資金拖欠等問題容易引發矛盾糾紛。賈川派出所作為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單位,及時成立一支由“1名民警+2名輔警”組成的大棚警務小分隊,走進設施大棚常態化開展巡邏防控,依托“警調對接”“警民議事”等優勢,聯動網格員、村組干部等群防力量,推行“田間排摸+大棚調解”模式,努力讓矛盾不出大棚、糾紛“不發芽”。
法治宣傳守好果農“錢袋子”
“今年的櫻桃豐收在望,銷路怎么樣啊?”“網絡銷售要特別警惕,嚴防補貼詐騙、虛假銷售詐騙!”近日,賈川派出所民警唐維背著警務背包向果農了解經營狀況并進行普法宣傳。
針對春耕期間果農資金流動頻繁的特點,賈川派出所將“安全小課堂”“反詐講座”搬到田間大棚,推行“背包警務+大棚警務”融合模式,在設施大棚里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宣傳防范,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案例,從電信詐騙的表現形式、危害后果、慣用方法、預防措施等方面詳細講解,同時對“殺豬盤、網絡貸款、套路貸、兼職刷單”等常見騙局進行舉例剖析,重點圍繞“不聽、不信、不點擊、不轉賬”等關鍵方法進行指導,引導果農下載注冊和關注“國家反詐中心”App,全方位守護好果農“錢袋子”。
貼心服務架起警民“連心橋”
針對果農忙于春耕無暇辦理業務或老年群體辦事不便的實際,賈川派出所及時推出助農服務暖心舉措,為廣大果農提供上門辦證、送證上門等貼心服務,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
2月28日,賈川派出所民警陸巖得知果農陳某平在派出所辦完戶籍業務后,因大棚內農活繁重,實在抽不開身前往派出所領證,便主動送證到大棚。
賈川派出所堅持把主防關口前移田間地頭,在農忙一線零距離守護群眾,適時推出“大棚警務”模式,既是護航特色產業的務實之舉,更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
- 2025-03-14“田園警務”播撒“安全種子”
- 2025-03-14讓田間警務在春耕畫卷綻放
- 2025-03-14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警務風向標
- 2025-03-14“產業警務”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