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層善治書寫玫瑰之鄉平安答卷
——永登縣健全完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二三事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楊丹
春和景明,萬物萌生。3月12日,在永登縣城關鎮西街社區召開的“拉家常”議事會上,居民代表熱烈討論電梯加裝方案。同一時間,62公里外的白崖子川田間,北斗導航農機劃出筆直的耕作線,一起土地歸屬權糾紛圓滿解決。這兩個看似無關的場景,由于“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的高效運轉,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產生共振。
所謂“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在橫向上加強“鎮(街)、村(社區)、組(小區)”三級黨組織建設,通過強化基層黨的領導,提升基層治理組織力;在縱向上創新落實“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協同治理機制,實現數據賦能與群眾參與的結合。近年來,永登縣健全完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創新基層善治之道,涌現出許多動人故事,書寫了玫瑰之鄉的平安答卷。
從“暖氣孤島”到“自治暖巢”
三月的春寒仍裹著城關鎮北街蔬菜市場綜合批發樓。張桂平捧著熱茶坐在修葺一新的社區活動室里,聊起改造后的供暖管網會心而笑。
2024年此時,這里還是另一番光景:供熱公司技術員展示的三維圖上17處滲漏點如同暗紅色瘡疤,居民們為籌集改造資金吵得面紅耳赤。“誰能想到‘三不管’的小區,如今成了‘暖寶寶’樓院!”張桂平摩挲著暖氣片感慨道。
這個竣工于2006年的小區雖算不上“高齡”,但在城市更新浪潮中,7個單元卻成為政策夾縫里的“孤島”。直至2023年12月,社區書記馬英叩開201室的門——室內溫度計定格在12℃,10歲女孩裹著棉衣蜷在書桌前,凍紅的小手在作業本上留下顫抖的筆跡。“孩子哈氣取暖的白霧,像刀子劃在我心上。”馬英立即組建起由3名網格員、7位樓棟長組成的“破冰小分隊”,挎著政策手冊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敲門行動”。
此后,他們對63戶居民的“敲門行動”記錄了這場暖心攻堅:20場院落懇談會化解了“頂樓不愿改、底層怕施工”的僵局;30份手寫意見書匯聚成改造藍圖;12.15萬元維修資金帶著體溫存入專戶;70歲的李金香自發成為工地“編外監理”;頑固的李強軍掏出存折,布滿老繭的手微微顫抖:“咱不能讓干事人的心比暖氣片還涼。”
當汩汩暖流在管網中奔騰的那一刻,不僅溫暖了每一戶居民的心,更是在樓宇間升騰起居民自治的熱情。
3月12日上午,社區活動室里,20多名居民代表圍繞全國兩會精神展開熱議,網格員陳蕓的民情日記本上工整記錄著“電梯加裝聯名倡議”“綠化認養責任制”等金點子。正如墻上新掛的《樓院文明公約》初稿所寫:“在這里,每扇敞開的門都是治理的接口,每雙緊握的手都是溫暖的支點。我們不僅是暖氣的受益人,更要成為溫暖的傳遞者。”
“蛋糕分配”解開12年的“心結”
近來,柳樹鎮白崖子村民韓勇義每天都會駕駛新購置的農機馳騁于阡陌間。“擱以前,地界不清哪敢投入?”他腳下的這片土地,曾因“城關鎮——柳樹鎮白崖子川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引發2鎮4村長達12年的糾紛,2041畝插花耕地變成“無主之地”。2023年春耕期間,因合作社與種植大戶租賃的白崖子川土地權屬不明確,矛盾再次被點燃。
“面對群眾問題,要不等、不靠、不推、不躲、不繞!”永登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縣委政法委書記,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宋治國在專題會上的表態擲地有聲,“尊重歷史、照顧現實、依法依規,必須在我們任內解決!”
此后,由縣委政法委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城關鎮、柳樹鎮及第三方測繪公司組建的工作專班迅速啟動,調閱近30年地籍檔案,搭建協商平臺,技術人員運用北斗系統精準丈量。最終,確定可耕種土地1905畝,采用“切蛋糕”分配法:以各村原始占比為基準,打破界限整體分配,讓四村村民心服口服。
“就像切生日蛋糕,既要保證每塊分量足,還得讓大家都滿意。”工作組成員王江比喻道。他們創造性地將土地質量、灌溉條件納入系數調整,當界樁穩穩扎進泥土的那刻,孫家井村黨支部書記孫宏業難掩激動之情,抓起一把土說:“12年疙瘩總算解開了!”
“田字型”治理體系繪制“平安畫卷”
在健全完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進程中,永登縣創新構建“黨委創品牌、支部抓特色”三級治理架構,1383個網格黨小組如毛細血管延伸至基層末梢,196個網格“紅黃藍”三色管理讓1.76萬件矛盾消弭于萌芽,“土味普法”將民法典“種”進田間,“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覆蓋全縣23個執法領域,“五星文明戶”評選讓鄉風為之一新。永登縣綜治中心、永登縣大同鎮,先后被省委政法委評為新時代“楓橋式”基層單位。
記者看到,縣綜治中心的“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大屏幕上躍動著治理脈搏,網格員上傳的民情數據實時更新。“過去等矛盾上門,現在靠數據跑腿。”中心主任陳紅然介紹,“全縣679名網格員手持終端‘進萬家’,如同‘移動傳感器’一般,平臺上匯聚了18.5萬件民生訴求。今年以來,全縣扎實推進‘三調對接’工作,已提前預警化解矛盾隱患427起。”
從基層組織的“調解馬扎”到“民情地圖”的數據洪流,永登縣通過“田字型”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表明,當治理重心下沉到樓院炕頭,當干部褲腿上沾滿泥土,當黨的溫暖傳遞至田間地頭,那些帶著茶香炊煙的故事,終將在這片玫瑰飄香的土地上釀出醇厚美酒。
- 2025-03-17“生態警務”織牢山林防護網
- 2025-03-17抓基層打基礎扛牢主防責任——甘谷公安助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 2025-03-17激活基層主動創穩“一盤棋”——張掖創新推行網格服務管理“望聞問切”工作法
- 2025-03-17用好新引擎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天祝縣“四個一”推進綜治中心實戰運行夯實主動創穩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