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檢察環節社會治理集成模式
——走進岷縣檢察院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孫濤
堅持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基本價值追求,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打造檢察環節社會治理集成模式……記者在岷縣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該院堅持在履職全過程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訴求,有效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今年2月,岷縣檢察院被省委政法委表揚為2024年新時代“楓橋式”基層單位。
架好檢民“連心橋”
“聽了大家的解答,我都明白了。”當事人馬某某感激地說。2024年2月,馬某某發現其涉及的刑事案件被害人病歷年齡記錄有誤,通過12309檢察服務中心向檢察院反映情況,檢察干警發現其反映的問題不屬于檢察機關管轄,在向相關部門移送線索時,組織召開了一次聽證會,通過不同部門、不同專業人員將問題擺明、將情理講通、將法理講透,讓馬某某打開了多年的心結。
岷縣檢察院充分發揮12309檢察服務中心基層前哨作用,創新開展信訪接待熱心、釋法說理耐心、研判案情細心、矛盾化解用心、救助幫扶盡心的“五心工作法”,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的“信、訪、網、電”等多元化渠道,構建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服務網絡平臺、服務熱線“三位一體”集成式服務陣地,做到七日內回復和三個月內答復100%。同時,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化解機制,院領導干部通過預約接訪、帶案下訪等方式包案辦理首次信訪,首辦化解率達98%以上。
打造善治“新高地”
2024年12月,岷縣檢察院辦理一起因案導致生活困難的司法救助案。當事人唐某某年近花甲,因刑事案件遭受重創,身體的傷痛尚未恢復,又因意外交通事故,導致腦部嚴重受損,失去生活能力。更令人揪心的是,刑事案件的嫌疑人因病離世,經濟賠償化為泡影。唐某某與嫌疑人家屬之間釀成矛盾糾紛,辦案檢察官了解情況后啟動司法救助工作,最終為唐某某爭取到司法救助金18000元,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檢察溫情。
針對檢察環節的各類矛盾風險,岷縣檢察院建立評估預警工作機制,通過司法救助、支持起訴、檢調對接等多種方式預防化解。該院還探索建立輕微刑事案件賠償金保障制度,構建“調解+引導賠償+協商”的前置訴訟模式,對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矛盾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將矛盾糾紛化解前移至偵查階段。2024年以來,調處矛盾糾紛21件(次),促成刑事和解25件。同時,成立跨部門一體化辦案專班,將矛盾化解關口前移,與相關業務部門聯合評估化解矛盾糾紛,構建“領導包案+檢調對接+公開聽證”多元解紛機制,組織各類公開聽證45件次,堅持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紓“心結”、解“法結”。
共繪解紛“同心圓”
2022年夏,王某和李某因誤會引發口角,王某將李某戳傷。案件移送至岷縣檢察院后,經審查,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檢察機關依法對王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但案結事未了,民事賠償部分遲遲未達成和解,岷縣檢察院成立矛盾化解專班,在檢察官和專業調解員的聯合調解下,雙方于2024年11月18日自愿簽署調解協議,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岷縣檢察院依托“檢調對接”“值班律師”等制度,引入調解員、人民監督員、律師等社會力量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完善對接機制,融入社會治理,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調處新格局。深化數字賦能,通過創建、應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延伸監督觸角,針對校園管理、食品藥品安全、道路運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制發檢察建議27份,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法治效果。
- 2025-04-08做好群眾的“貼心管家”——阿克塞縣創新推行特色化基層治理模式
- 2025-04-08讓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司法服務——平涼法院全力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 2025-04-08直達直辦保障訴求表達“不打烊”——甘肅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系列報道之三
- 2025-04-08新空港里的那一抹“火焰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