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最小細胞抓起夯實平安根基
——渭源縣祁家廟鎮(zhèn)構建矛盾糾紛聯動排查化解機制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孫濤
今年以來,渭源縣祁家廟鎮(zhèn)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構建“1+2+3+N”矛盾糾紛聯動排查化解機制,從基層最小單元、最小細胞抓起,確保小事不出格、難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夯實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平安根基。
創(chuàng)新機制織密隱患排查網絡
“謝謝你們的調解,我們以后一定遇事互相商量,相互理解,好好過日子。”3月10日,村民張某和妻子因家庭瑣事發(fā)生爭吵。網格員在排查矛盾糾紛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及時上門調解,雙方冰釋前嫌。
為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祁家廟鎮(zhèn)探索“1+2+3+N”矛盾糾紛聯動排查化解機制,即全鎮(zhèn)按照“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原則,鎮(zhèn)村社干部、幫扶工作隊成員以及網格員全員出動、主動出擊,全覆蓋、無死角開展矛盾糾紛聯動排查化解。“1”即包村領導負責排查至少10戶全村矛盾糾紛最為突出的特殊農戶;“2”即每名駐村干部負責排查至少20戶有特殊群體的農戶;“3”即駐村工作隊成員負責排查至少30戶曾經發(fā)生過矛盾糾紛或可能引發(fā)矛盾糾紛的農戶;“N”即村社干部以及網格員負責排查剩余農戶。
“自‘1+2+3+N’機制推行以來,全鎮(zhèn)共走訪農戶2675戶,排摸矛盾糾紛20起,化解矛盾糾紛20起,矛盾排查化解率100%,矛盾糾紛發(fā)生率同比下降21.7%。”祁家廟鎮(zhèn)綜治中心主任鄧俊說。
分類化解 提升糾紛解決效能
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祁家廟鎮(zhèn)還創(chuàng)新推出通過“互信人”調解矛盾糾紛,調解小組作為中間人進行牽線搭橋,讓產生的矛盾雙方各自選出共同信得過的“互信人”作為調解代表,組建特別調解隊,把雙方的矛盾通過“互信人”對他們進行溝通協商,找到平衡點,再進行協商調解,最后把矛盾調解在組上,化解在村里。
3月12日,祁家廟鎮(zhèn)喬家溝村在排查矛盾糾紛時,發(fā)現村民李某與鄰居因林地權屬問題引發(fā)糾紛,雙方爭執(zhí)不下。在鎮(zhèn)綜治中心、司法所、村黨支部牽線搭橋下,邀請雙方都認可的“互信人”,組建特別調解隊,讓兩家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把問題和意愿說清楚,該起糾紛當天就得到有效化解。
“‘互信人’調解既免去了老百姓心中的顧慮,又體現了基層干部不偏不倚的工作態(tài)度,當事人對‘互信人’調解也很認可。”渭源縣司法局祁家廟司法所所長孫銅言說。
強化預防 構建多元化解格局
“非常感謝你們的耐心調解,化解了我們的矛盾糾紛。”今年1月,村民李某租種鄰居耕地,雙方因土地租金發(fā)生矛盾。經村調委會的耐心調解,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雙方握手言和。
今年以來,祁家廟鎮(zhèn)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注重源頭預防,深入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完善政策措施,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fā)生。依托“隴情e通”“渭民解憂”等平臺,多渠道匯聚數據信息,精準捕捉情報線索和潛在的治安風險,提前預警防范。堅持服務保障群眾、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排查化解矛盾“三條線”協同發(fā)力,扎實推進網格管理
- 2025-04-08矛盾化解在基層隱患消除在萌芽——走進涇川縣司法局高平司法所
- 2025-04-08打造檢察環(huán)節(jié)社會治理集成模式——走進岷縣檢察院
- 2025-04-08做好群眾的“貼心管家”——阿克塞縣創(chuàng)新推行特色化基層治理模式
- 2025-04-08讓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司法服務——平涼法院全力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