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交叉復治”到“一體善治”
——肅州公安強化警調對接全面化解警情類矛盾糾紛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魏世東
近年來,酒泉市公安局肅州分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防未病,堅持以“警調對接”為發力點,推動警情類矛盾糾紛由“交叉復治”向“一體善治”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整體推進夯實警調對接基礎
“你們下次可不能這么沖動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近日,銀達派出所依托警調對接機制,成功化解了村民于阿姨和鄰居之間的矛盾。
據悉,家住南壩村的于某在自家耕地焚燒垃圾時,不慎引燃了鄰居家冬季飼養牛羊的青飼料,面對巨大經濟損失,心急如焚的鄰居找到于某理論,雙方產生激烈爭吵。
接到報警后,銀達派出所值班民警組織雙方到“鄉賢調解室”友好協商,同時聯系村干部查看群眾損失情況,聽取雙方意見并給出解決方案,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肅州公安立足工作實際,制定警調對接工作方案和流程圖,明確各警種、各派出所與同級綜治中心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措施,規范工作流程。依托綜治中心建立警調對接工作站,94個警務區依托網格區建立警調對接工作點,22個派出所依托鄉鎮(社區)建立警調對接工作室。194名網格警長和1348名網格長下沉二級網格,充分發揮網格長“人熟、地熟、情況熟”和網格警長“懂法律、講政策、會調解”優勢,實現“網格管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專業調解”的資源互補。
縱橫貫通搭建警調對接架構
在酒泉城區,每當夜幕降臨,人們都會發現1名警容嚴整的女民警帶著2名網格員及多名義務群眾穿行在背街小巷、廣場周邊,“藏青藍+網格藍+志愿紅”成為肅州區民主街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就是當地百姓交口稱贊的“東關小隊”。
2023年以來,東城關派出所民警王丹充分發揮“警網融合”社會治理新模式優勢,探索推行“1名警長+2名網格員+N名義務群眾”工作模式,建立起“東關小隊”巡防聯控組,開展巡邏防控、鄰里守望、聯戶聯調等工作,常態化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肅州公安緊盯警調對接工作任務清單,與綜治中心共享110糾紛警情、窗口接報案信息,綜治中心將婚戀家庭、鄰里、繼承、生產經營等民事糾紛和可調解的案件納入“警調對接”調處范圍。對短期內無法化解或已調解但仍存在風險隱患的糾紛類警情,同步推送綜治中心跟蹤化解,做到調處有著落、件件有回訪。
綜合施策推進警調對接鋪開
近日,肅州分局鏵尖派出所接到農戶報警稱,因某工程建設破壞其土地引發的矛盾糾紛,請求公安機關幫助。
鏵尖派出所組織警力開展調查。經了解,某工程施工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致使附近農戶土地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引發農戶與施工方的矛盾沖突。經過民警多次溝通協調,施工方認識到錯誤,承諾對受損土地進行修復并給予合理賠償,農戶也表示理解,雙方達成和解。
肅州公安通過“駐點政法干警聯席會議”,加強數據分析和警情會商研判。根據矛盾糾紛風險等級劃分,通過“一刊一單一聯”,將部分矛盾糾紛流轉職能部門調委會或屬地單位進行調處化解,按照“公安預警、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組織政法干警、鄉鎮、社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調處化解,加速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
化解防范提升警調對接效能
今年2月,西城關派出所轄區某商業街因停車位緊張,商戶、居民和外賣騎手之間頻繁爆發矛盾糾紛。
公安大數據平臺預警后,多部門積極聯合響應,通過增設潮汐停車位、劃定外賣臨時停靠區、召開協商會等方式圓滿化解了矛盾糾紛。
肅州公安充分發揮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中樞大腦作用,將治安類矛盾糾紛警情進行源頭分流,根據民警業務技能和性格特點實行個性化菜單式“點單指令”處警模式,確保“讓最合適的人處最合適的警”,力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處置在前端。
- 2025-04-08“環江春雨”潤少年——環縣檢察多舉措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2025-04-08從最小細胞抓起夯實平安根基——渭源縣祁家廟鎮構建矛盾糾紛聯動排查化解機制
- 2025-04-08矛盾化解在基層隱患消除在萌芽——走進涇川縣司法局高平司法所
- 2025-04-08打造檢察環節社會治理集成模式——走進岷縣檢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