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晚9時,甘肅蘭州寧臥莊賓館,全國人大代表張忠山仍在伏案工作。
“明天就去北京了,這幾天的調研情況還沒梳理完。”電話那頭,張忠山的話語里透露著興奮,“一年來,基層變化很大,鄉親們的獲得感寫在臉上。”
從小放羊、自詡為“羊倌”的張忠山,是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伊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月28日,張忠山先后到縣勞動監察大隊、福利院和民族中學,圍繞農民工工資發放、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和“校園餐”管理開展調研。
“印象最深的是學校食堂,花7元就能打上一份一葷兩素加主食的套餐。師生們普遍反映,‘校園餐’價格透明、品種豐富,飯菜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張忠山笑道,從自己專業眼光來看,套餐里的羊肉“品質不錯”。
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學生健康,“校園餐”管理問題是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重點之一。去年以來,東鄉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圍繞“校園餐”食品衛生安全、價格公示公開等制度落實,先后對全縣213所中小學開展兩輪督查,督促整改“校園餐”管理問題26件,查處問題線索3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人,組織處理2人,約談提醒13人次。
“據我了解,縣紀委監委還聯合縣教育局、市場監管局建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直送問題渠道和處置反饋機制,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公布舉報電話、設立接訪專窗等措施,動態收集群眾反映問題,為‘校園餐’保駕護航。”張忠山介紹。
在河南許昌,全國人大代表、七一社區黨委書記馬靜同樣將調研主題放在“校園餐”上。通過走訪大宗食材配送公司,到許昌高級中學座談并與師生共進午餐,馬靜了解并體會到伙食標準明顯提升、滿意度明顯改觀等多個方面的變化。
“就拿伙食標準來說,燒雞塊、麻婆豆腐、清炒上海青,三個菜加米飯只要8元。”馬靜告訴記者,學校食堂不僅飯菜可口,后廚也干凈衛生,整個操作過程都接受監督。
群眾期盼處就是正風反腐發力點。去年以來,許昌市紀委監委針對“校園餐”管理中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探索形成學校后勤服務公司、餐飲服務公司、大宗食材配送公司和數字化監管平臺的“三公司一平臺”管理模式。學校食堂從外包變成自營,招標引入配送公司,食材價格納入采購平臺監管,每周按需“貨比三家”,確保物美價廉。
“從調研情況看,改革后的食材成本由原來占學生餐費標準的40%提高至不低于65%,餐飲服務團隊利潤及人員、耗材等費用由原來占學生餐費標準的60%下降至30%,實現學生受益最大化。”馬靜表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浙江杭州,全國人大代表、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曹琛最關心的就是城鎮燃氣安全問題。
“我所在的上城區是老城區,很多居民小區始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燃氣管道的老化及其帶來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另外,還有一些老街坊、‘老墻門’住戶家里沒有通天然氣,還在用煤氣罐,既不安全也不方便。”曹琛說。
2024年以來,上城區委、區政府部署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治理,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下沉一線包聯督導,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每月調度并協調解決痛點難點問題,推動燃氣改造順利進行,確保民生項目“好事辦好”。在曹琛前不久赴部分“老墻門”調研時,一位姓邊的阿姨說的話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邊阿姨是上世紀70年代嫁到這里來的,從煤餅爐一直用到煤氣罐,就是沒用過天然氣,現在終于了卻了這樁心愿。”曹琛告訴記者。(本報記者 瞿芃)
《中國紀檢監察報》3月4日第2版
- 2025-02-28甘肅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時 馳而不息糾治“四風”頑疾
- 2025-02-28主動交代的兩種情況
- 2025-02-27甘肅張掖下沉一線排查整治 護航高標準農田建設
- 2025-02-27甘肅臨夏州緊盯集體“三資”管理領域 協同發力守好家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