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舟山市紀委監委聚焦惠民惠農政策落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黨員干部作風等重點,開展專項整治,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向群眾了解春耕生產物資供應情況。王榕 攝

河南省靈寶市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嚴懲“蠅貪蟻腐”,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向川口鄉川口村種植戶了解有關情況。楊蓓蓓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出部署,要求將突出問題項目化整治的推進機制固化為制度。在系統性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過程中,如何著眼群眾所思所盼,深化運用項目化整治方式,不斷破解行業系統頑瘴痼疾?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劉勝利 河南省安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董兆生 甘肅省白銀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方國軍 重慶市涪陵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著眼群眾所思所盼,不斷提升專項整治針對性有效性
記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在系統性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過程中,如何運用項目化整治方法,破解行業系統頑瘴痼疾?
劉勝利:項目化整治,目的是把復雜問題分解為具體項目,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力量,集中解決重點問題,有效提高整治廣度和深度,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我們形成“黨委政府主責、紀委牽頭抓總、部門協同推動、市縣主抓主戰”的聯動格局,市委書記建立月調度機制,市領導領銜12個重點領域整治,實現責任化分解、項目化推進,抓本級帶系統,協調各方聯動發力。市紀委常委會、書記專題會常態化研究和調度,點名點事通報薄弱縣區和單位,對標對表部署任務、加壓推進。紀委班子成員全面落實“包縣、包鄉、包案、包重點項目、包民生實事、包行業條線”工作模式,一線調度指揮。聚焦群眾身邊具體實事,推動各級各部門有效解決了“營養餐”不營養、城鄉供水不平衡、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一批“老大難”問題。如,在全市33家公立醫院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方便群眾就醫。針對“營養餐”問題,推動建立校園餐大數據監督平臺,督促各校食堂進行“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師生、家長和監管部門可通過手機APP、電腦終端對食品加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董兆生:項目化整治有助于增強整治針對性,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使整治更加精準聚焦,同時,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投入整治項目中,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我們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政府主責、紀委牽頭抓總、部門協同推進、市縣主抓主戰”的項目化施工體系,打造全市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重點圍繞案件查辦、問題整治、幫辦實事等,持續落實定期調度、會商研判、督促督辦工作機制,建立數據臺賬、實事臺賬、制度臺賬,清單化推進整治。按照“一縣區一重點”“一縣區一精品”的原則,督促指導各縣區聚焦城鄉低保、礦產資源等群眾反映集中、社會關注度高的領域,“小切口”選準重點項目,抓住關鍵、聚力攻堅。建立“黨委政府分管領導+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包抓、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包縣聯鄉”工作機制,不斷壓實整治責任,提升整治質效。
方國軍:職能部門監管的單一性和封閉性,基層監督力量的有限性和分散性,要求我們必須從精準研判問題入手,實施項目化整治,才能精準聚焦發力、凝聚監督合力、以點帶面推動,逐個破解行業領域頑瘴痼疾。我們重點完善“群眾點題、部門治理、紀委監督、社會評價”閉環工作機制,推動項目化整治走深走實。在選準整治項目上,用好群眾點題機制,綜合日常監督、走訪調研等情況,找準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共性+個性”整治項目清單,以“小切口”開展專項整治。在推動部門治理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分管區領導直接指揮,督促涉及整治的職能部門專班推進,建立群眾訴求、問題整改、工作成效“三本賬”,并主動移送問題線索。在強化紀委監督上,健全委領導包聯、聯系紀檢監察室包片、派駐紀檢監察組包項、派出監察室和鎮街紀委(紀工委)包鎮街機制,系統發力。在做實社會評價上,探索建立綜合評價機制,全面檢驗整治成效。
形成監督、辦案、整改、治理閉環,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記者:民生問題涉及職能部門多且廣,行業系統頑疾往往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所在。實踐中,如何不斷提升項目化整治成效?
劉勝利:辦案是最直觀的標尺,也是最有力的震懾。我們通過日常監督、信訪舉報、巡視巡察等渠道滾動式排查問題線索,為案件查辦提供有力支撐。對立案的案件逐案過篩,督促相關部門“一案一策”,嚴控辦案時限、確保案件質量。深化運用領辦包案、掛牌督辦、提級辦理、指定管轄等做法,選取久拖未結、疑難復雜案件由委領導班子成員包案攻堅、集中突破。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類案分析,“查改治”貫通發力,推動形成了智慧評標、農村產權交易等制度成果。在“三資”管理領域,湯陰縣探索建立機動地監管平臺,實現村集體土地線上“一圖統管”。在醫療領域,推動市衛健委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紀委督導”的集中采購模式,嚴防醫療設備“帶金銷售”。
董兆生:我們形成監督、辦案、整改、治理閉環,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動健全體制機制,系統施治,標本兼治,實現源頭治理。著力加強基層監督,切實解決基層監督力量不足、人員分散等問題。堅持把項目化推進整治同抓好省委“三抓三促”行動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實實在在解決一批群眾煩心事、揪心事和操心事。聚焦整治過程中暴露出的系統性、行業性、普遍性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提醒函等,推動個性問題點上解決,共性問題面上整改。對多發性、系統性、同質性問題,推動行業系統整治,實現由解決具體問題到建章立制、優化治理的轉化。
方國軍:辦案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整治措施。糾治行業系統頑疾、提升集中整治成效,必須以強力辦案開路。我們始終堅持以辦案帶全局,力量向辦案傾斜,聚焦重點項目深化正風肅紀反腐,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向改革要活力,以內設機構改革和派駐機構集中辦公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區紀委常委會管總、聯系紀檢監察室主建、片區紀檢監察機構主戰”片區協作機制,使機構、力量更加向監督辦案集中。奮力為人民而戰,聚焦重點整治項目,全面推行委領導包案、主要負責人領案、“室組地”聯合辦案制度,強力懲治“蠅貪蟻腐”,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曝光典型案件,及時規范退還群眾財物,讓群眾可感可及。更加注重科技賦能,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豐富基層監督辦案“工具箱”,貫通運用信息協查、大數據分析、政府投資項目和財政資金監督等平臺,構建補助資金發放部門監管和紀檢監督同步預警多維貫通數字應用場景,提升監督辦案質效。
確保盯一件、抓一件、成一件,讓群眾得實惠、整治見成效
記者:如何不斷健全完善突出問題項目化整治推進機制,持續深入整治民生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劉勝利:項目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關鍵在于找準找實群眾身邊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把群眾最真實的情況、最突出的問題、最迫切的需求搞清楚。去年,我們探索建立民聲網絡電話服務“未訴先辦”工作機制,每月通過數據分析12345熱線精準選題整治,將大量訴求解決在萌芽狀態,實現“未訴先辦、主動治理”。今年,我們將持續完善“未訴先辦”工作機制,通過市委書記調度選題、分管副市長現場辦公、各部門統籌聯動、市紀委跟蹤問效,實現閉環管理,由解決一件事推動解決一類事,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同時,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推動職能部門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董兆生:我們建立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項目庫”,將重點案件、典型案件納入“項目庫”,不斷做深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緊盯殯葬領域、中小學“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等項目,確保責任不松勁、工作不松懈、整治不松動。針對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領域突出問題整治項目,綜合采取信訪舉報專項分析、問題線索起底等方式,找準問題癥結,明確整治重點,結合實際制定整治方案。持續用心用情幫辦實事,梳理具體實事清單,明確相關責任部門,突出抓好群眾感知度高、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實事,切實讓群眾得實惠、讓整治見成效。
方國軍:我們將建立滾動實施機制,每年對上年度整治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結合新問題新情況確定一批新項目,不斷鞏固、深化、突破,確保盯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在擴展延伸項目化整治鏈條上再發力,既加大辦案力度,又做實以案促改促治,推動完善制度漏洞,規范權力運行,形成監督、辦案、教育、治理完整閉環。把抓整治與補短板結合起來,推動職能部門與屬地鎮街合力辦成一批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實事,重點推動解決農村居民“飲水難”、征地拆遷“安置難”、老舊小區“出行難”等問題,真正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為群眾稱贊的“滿意清單”。整治成效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我們將堅持開門搞整治,通過干部走訪、“廉情驛站”、村居監督員、“碼上巡”等多渠道收集群眾反饋,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的硬指標、硬杠杠,推動整治項目鼓勵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交由群眾評判。(記者 李張光)
《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4月8日第7版
- 2025-04-07甘肅監督保障“三北”工程建設廉潔高效
- 2025-04-03精準監督優環境 靶向發力助發展
- 2025-04-03紀檢監察機關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進力量
- 2025-04-02中國紀檢監察報:探索深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有效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