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淮南子·人間訓》:“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鏡者,所以照形也。宮人得戟則以刈葵,盲者得鏡則以蓋巵(zhī),不知所施之也。”葵,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可當菜食。巵,同“卮”,古代的一種酒器。這句話的意思是:戟是用來攻城的,鏡子是用來照人形象的。宮女得到一把戟,就只會用它來割葵菜;盲人得到一面鏡子,就只會用它當酒壺蓋。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來用戟和鏡子。
盲人本來用不上鏡子,得到了一面鏡子,就只好用它去蓋酒壺。對盲人而言,鏡子對他們是無用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無用的東西多半都會被閑置起來。用鏡子去蓋酒壺,多多少少算是使用,但這可能比閑置起來更讓“鏡子”尷尬。后人遂以“盲者得鏡”為典,比喻器物雖然好,但沒有實際用途;或事情雖好,但沒有做到點子上。同時,也用來形容人才得不到正常使用,發揮不了自身作用。
盲人不會買鏡子,也不會向別人討要鏡子,鏡子也不會自己跑到盲人手里。盲人的鏡子從哪里來,就成為一個問題。《淮南子·說林訓》:“毋貽盲者鏡,毋予躄(bì)者履,毋賞越人章甫,非其用也。”意思是,別給盲人送鏡子,別給跛子送鞋子,別給越國人送帽子,這些東西對他們是無用的。我們常說“各處其位,各得其宜”,要物盡其用,就要把它們用在恰當的地方,用在恰當的時間;要人盡其才,就要用他們之所學,用他們之所專。
在人才使用問題上,存在許多錯位現象。一是專業錯位,學此專業的,卻讓其從事彼專業的工作;二是愛好錯位,喜歡這份工作的,卻讓其從事那份工作;三是角色錯位,明明適合于研究工作,卻讓其從事管理工作。表面上用了,或者重用了,但實際上并沒有發揮更好的作用,甚至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是變相地浪費人才,埋沒人才。
誰都說缺乏人才,但是浪費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不僅僅只是人才的尷尬。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紫藤
分布:省內部分地區栽培
簡介:紫藤,落葉藤本。花期4-5月,果期5-8月。花冠紫色,花序優美,為著名庭院棚架觀賞植物。花含芳香油,鮮花常加入糕餅中食用。莖皮纖維可制繩索,種子有防腐作用。莖皮及花供藥用,能解毒驅蟲、止吐瀉。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04-17煙云供養 | 誰不愿意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呢
- 2025-04-16巧言令色 | 坦坦蕩蕩說話,真真誠誠做人
- 2025-04-15紀昌貫虱 | 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不會出類拔萃
- 2025-04-14未雨綢繆 | 凡路要往寬處走,但需往窄處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