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排除河道隱患 筑牢安全屏障——我省按時保質完成黃河流域小水電清理整改任務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燕茹
大南岔河發源于太子山,全長55公里,屬洮河二級、黃河三級支流,臨近松鳴巖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和政縣松鳴鎮、達浪鄉群眾的重要灌溉水源。
為改善大南岔河生態環境,和政縣啟動實施大南岔河水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工程,全長18.6公里,建設工程內容包括水系連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生態修復、防污控污、人文景觀及長效管護等項目。修建翻板閘門10座、花式景觀堰12道、溢流壩2座,對大南岔河、大峽河、小峽河、14條山洪溝道及松鳴湖等進行水系連通生態修復。
該工程的實施,實現了區域水系的互聯互通,維護了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進一步保障了水電站減水河段水量與河流生態用水。
2022年,我省全面啟動黃河流域水電站清理整改工作,有效解決小水電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消除安全隱患,推動小水電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維護河流健康。
甘肅納入黃河流域清理整改范圍的小水電站共200座,總裝機容量122.39萬千瓦,涉及蘭州、天水、定西、平涼、慶陽、武威、甘南、臨夏等8市(州)。
整改工作開展以來,我省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制度優勢,將水電站清理整改納入河湖長制考核,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責任清晰、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堅持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整改類水電站審批手續完善工作意見》,指導市(州)及時完善整改類水電站相關審批手續,為加快推進清理整改和驗收銷號提供政策支撐。
2024年12月19日至21日,省水電站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組織省級復核組,按照整改類電站不低于10%、退出類電站不低于15%的比例,先后抽查了蘭州市、定西市、甘南州、臨夏州4市(州)22座電站,對抽查發現的問題“一市一單”反饋限期整改。
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按時保質完成了小水電清理整改任務。通過清理整改,全面摸清了黃河流域小水電底數及現狀;基于小水電審批手續不全的現狀,全省共完善立項審批手續44項、環評審批手續66項、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48項、林地手續13項,合法合規性及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同時,黃河流域小水電接入生態流量監管平臺106座,完善水電站生態流量核定53座,增設(改造)生態流量泄放設施49個,安裝監測設施55套,在全國率先實現生態流量在線監測全覆蓋。此外,通過清理整改,修復減脫水河段133.4公里,減少了小水電對河流生態環境的破壞,水電站影響河流生態系統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促進了小水電協調、規范、有序、綠色發展。
- 2025-03-25劉家峽水電廠首次使用探地雷達“體檢”水工建筑物
- 2025-03-03武威古浪加快水利工程建設 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
- 2025-03-03甘肅省三百四十個水利項目集中開工復工
- 2025-02-26臨夏:劉家峽水庫全力保障開河期防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