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場探索科學樂趣的教育之旅——西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結對幫扶宕昌藏族小學速寫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煜宇 通訊員 楊雅
春和景明,一場探索科學樂趣的教育之旅如約而至。
為促進鄉村學校科學教育發展,探索中小學科學教育新路徑,近日,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教育研究團隊黨支部依托“星火”社會實踐活動,與宕昌縣官鵝藏族小學黨支部“手拉手”開展了以“支部共建聚合力 科學教育展新圖”為主題的支部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今年,是教育科學學院“星火”社會實踐團隊藝術幫扶官鵝藏族小學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教育科學學院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活動的第一年。在此之前,“星火”社會實踐團隊深耕美育,以傳統文化教育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今年,教育科學學院以黨建為引擎,點亮了孩子們心中的科學星光。
“在‘星火’社會實踐團隊藝術幫扶的基礎上開展支部共建活動,不僅讓十年隴山情擦出新火花,也給我們學校科學教育帶來了新期待。”宕昌縣官鵝藏族小學校長楊文禮說。
活動中,教師用自制實驗教具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把高校實驗室的“高精尖”原理轉化為藏鄉課堂的“接地氣”科學實驗,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科學星光。課堂上,常見的泡面桶加裝了線圈和磁鐵,在教師們的手中變成為“會唱歌的樂器”,悠揚的旋律從泡面桶中緩緩流淌,藏族小學四年級的教室瞬間變成了音樂的海洋,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驚喜與好奇。
孩子們竊竊私語,興奮地交流著內心的感受:“線圈和磁鐵在悄悄‘對話’,把電信號變成我們聽得懂的聲音了。”課程結束時,原本拘謹的孩子們被奇妙的科學現象所吸引,主動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
在科學教育視角中,“神奇的空氣力量”“會唱歌的泡面桶”等實驗是生活化科技創新實驗的典型案例,通過借物用物、自組物件等方式,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科學,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宕昌縣教育局督學成員趙玉安老師感慨:“過去我們的科學課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記,如今師大的老師教會孩子們學會了用眼睛發現科學,用雙手驗證真理,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科學教育功能黨支部共建活動的“養分”滋養著每一方參與者。
——黨支部共建機制進一步發揮了高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師范生黨員通過基層錘煉,將論文“寫”在基礎教育一線;
——宕昌小學教師的實踐經驗反哺高校課程改革,形成螺旋上升的教育共生鏈;
——小學教育從被動聽講轉向主動探究,師生良性互動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借助科學教育的魅力,讓高校教師與中小學教師互惠共進,讓大中小學生結對成長,讓科學的星光在孩子們心中閃耀是此次支部共建的初心所在。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蘇麗蓉說,一直以來,教育科學學院以“紅色領航·科教協同”為理念,著力構建以打造大中小學科學教育一體化實踐樣板為目標,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教學研討活動,為這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句明年見,十年隴山情。
站在新的起點上,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與官鵝藏族小學的結對幫扶,將繼續以黨建為紅色引擎,以教育為紐帶,完善幫扶機制,創新交流方式,助力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 2025-04-22天氣早知道 受冷空氣影響 甘肅大部氣溫繼續下降
- 2025-04-22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例 客服喊你“退會員”?小心詐騙!
- 2025-04-22甘肅省2025年普通高校高職(專科)升本科考試結束
- 2025-04-22“同飲黃河水·科普一家親” 2025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青甘跨省聯合行動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