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頭農技課開講啦!”——省政協舉辦技術培訓演示現場推進會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富貴
眼下正是春耕的關鍵時期。走進蘭州市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山間田壟、溫室大棚、生產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4月18日,一場由省政協組織的技術培訓推進會在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特色產業示范園區里舉行。
聽聞農技課送到了田間地頭,老師還是農業領域的專家,馬坡鄉23個行政村的200多名農民“學生”早早趕來聽課。
馬坡鄉海拔2500多米,地處榆中縣城南部山區,氣候陰寒濕冷。一直以來,當地產業都以冷涼型蔬菜、中藥材種植為主。鄉村振興中,省政協以馬坡鄉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為抓手,幫助當地建設集中連片中藥材和高原夏菜千畝產業帶,打造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高寒山地現代特色產業基地。
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此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省內外農業領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等的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圍繞高原夏菜、中藥材、百合三大產業標準化種植、良種化選育、模式化栽培、農機化作業,開展現場觀摩交流、實操演示培訓,解決農戶農業技術難題。
在馬坡鄉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里,一座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滿眼綠色,通過自主育苗種植的百合長勢喜人、生機勃勃。
榆中縣農技推廣中心經作站站長楊海興介紹,通過鱗片包埋繁育技術,大大提高了百合繁育效率和種球質量,在滿足當地百合種植需求的同時,為全國提供了優質蘭州百合種質資源。
“百合種植要注意土壤消毒和病蟲害防治,這樣才能保證產量和品質。”專家們耐心地向村民們講解百合種植的要點。
專家的講解讓河灣村種植戶曹生寶受益匪淺。他今年在大棚里育了1.5畝百合苗,“以前全憑自己的經驗種,現在有農技專家支招,心里更有底了。”曹生寶說。
農機具展演區引來不少村民“圍觀”,當歸移栽機靈巧地完成開溝、栽苗、覆膜一系列動作,“這是我省自主研發的全國首臺當歸移栽機,利用蓄電池驅動,實現覆膜栽苗一次性完成,一個人一天就能栽2畝地。”聽著省農機推廣總站正高級工程師張陸海的介紹,前來參觀的陽屲村黨支部書記楊作棟仔細打量眼前這頭“鐵牛”,不時詢問技術參數,“以前光栽苗一畝地就需要三四個人干一天,這臺寶貝能讓村里千畝當歸種植成本大大降低。”
“當歸苗怎么辨別質量好壞?”“當歸水爛病咋能防治?”在羊上村,正在種植當歸的村民紛紛提問。
“栽植前浸泡種苗15到30分鐘;栽植后,要做好田間排水,防止漚根……”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李繼平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河灣村成貴中藥材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成貴說:“去年按這法子,我家20多畝當歸發病率不到10%,每畝增產超三成!”
現場觀摩結束,緊接著召開交流會,專家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解答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分享了經驗和實用技巧。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村民對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新設備有迫切需求。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培訓演示現場推進會做給村民看、帶著村民干,幫助村民們提高種植技術,實現良種、良機、良法配套,打造一支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走出一條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路子,將河灣村打造成生態宜居和美鄉村,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和美鄉村建設新機制新模式。
- 2025-04-22蘭州積極落實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動態調整政策
- 2025-04-22一場探索科學樂趣的教育之旅——西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結對幫扶宕昌藏族小學速寫
- 2025-04-22天氣早知道 受冷空氣影響 甘肅大部氣溫繼續下降
- 2025-04-22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例 客服喊你“退會員”?小心詐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