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郴州3月19日電 (肖慧芳)湖南郴州“四庫全書”《郴州通典》18日在郴州市出版發行,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匯輯現今存世的自唐代至清末時期郴州范圍內各類文獻典籍。

3月18日,湖南省郴州市舉行《郴州通典》出版發行發布會。郴州市委宣傳部 供圖
郴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湖湘、中原、嶺南文化在這里交匯,儒家、釋家、道家文化在這里傳衍。深厚的文化積淀,哺育出璀璨的往哲先賢,留下了浩繁的文獻典籍。但由于歷史變幻、時光流轉,郴州典籍有不少早已亡佚,仍存世者,散見于各藏館或私家之手,查閱、研究多有不便。
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千年郴州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郴州市委、市政府將加強歷史文化典籍整理與出版列為重要工作內容。經過認真調查,反復論證,《郴州通典》編纂出版工作于2020年啟動,由郴州市文史研究會組織實施,并成立《郴州通典》編輯部。

《郴州通典》部分典籍。郴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郴州通典》系統收集整理郴州文獻典籍,經編纂團隊與出版社編輯密切合作,截至目前,已先后出版《郴州通典·文獻總目》(全1冊)、《郴州通典·文獻精選》(全1冊)、《郴州通典·典籍文獻》(全186冊)、《郴州歷代方志集成》(全62冊)。為方便讀者閱讀使用,另編纂出版《郴州通典·提要圖錄》(全1冊)。
出席當天出版發行發布會的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社長魏崇表示,《郴州通典》是郴州歷史上規模宏大、系統全面的文獻整理出版文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學術價值、思想價值,以及社會價值,既是郴州地方重要的文化財富,也是中華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郴州通典》的編纂出版,是加強地方文脈傳承、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有益探索和實踐,為處理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保護與發展、保護與開發”作出了典范。(完)
- 2024-03-21因詩存史:白族女詩人尋蹤
- 2024-03-21公共選書人楊素秋:讀書像健身,要有思想的“腹肌”要看好書
- 2024-03-21中唐詩人對新樂府的理論闡述
- 2024-03-21淮安新路遺址將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