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成為蘇東坡》推薦序,作者朱周斌,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
在林語堂之后,如何給蘇東坡作傳?大陸許多學(xué)者比如王水照、曾棗莊、朱剛等等,都曾做出過回答。每一次關(guān)于蘇東坡的書寫,無疑都為后來的書寫增添了困難。蘇東坡是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峰,這座高峰不斷誘惑著我們?nèi)ソ咏恳淮蔚慕咏肿屗兊糜迂S富多彩。對于試圖再一次描繪蘇東坡的吳淡如來說,問題更為棘手:在短視頻流行的今天,在影像語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在蘇東坡可以對我們直接“開口說話”的今天,又該如何向年輕的一代談?wù)摫恍撵`雞湯化了的蘇東坡呢?

△《成為蘇東坡》,吳淡如 著,岳麓書社出版
吳淡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把她的書的第一章,對準了在黃州耕作的蘇東坡。是的,就是在那兒,蘇軾變成了蘇東坡。她稱那一年為“東坡元年”。在后世無數(shù)粉絲眼中,蘇軾——蘇東坡作為一個幾乎是不世出的才華橫溢的才子,給我們留下的是豪邁與豁達。但吳淡如想要描繪的卻是一個身處困頓和斗爭、被流放然后又自覺地選擇遠離旋渦中心的蘇東坡;在她筆下,更多地指向的是作為悲劇人物的蘇東坡。千頭萬緒中,吳淡如緊緊抓住了蘇東坡這一悲劇主角。烏臺詩案不是蘇東坡人生悲劇的起點,也不是悲劇的高潮,但卻是蘇東坡悲劇人生中最為醒目的一章。吳淡如將舞臺第一幕放在了黃州,她給讀者拋出了一個謎題——年少得意的蘇軾,是怎么成為這個顛沛流離的蘇東坡的?這種偵探式小說的戲劇性設(shè)置,讓全書得以用倒敘、插敘、補敘等多種手段逸趣橫生地展開。這種抓住人物命運的主線、采用解謎式的戲劇化手法,讓蘇東坡在一瞬間就向我們呈現(xiàn)出個性鮮明的靈魂,是本書與其他蘇軾傳記的第一個顯著差別。

吳淡如并沒有陷入到煩瑣的歷史考證和頂禮膜拜的心態(tài)中,而是采用了一種平視的敘述視角,深入到人物內(nèi)在的心理世界中去。這使得歷史人物在吳淡如筆下具有了生動有趣的在場感,仿佛他們活在當下,活在我們的眼前。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本關(guān)于蘇東坡的心靈傳記。但同樣精彩的是,蘇東坡同代人的心靈也在本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揭示。我相信讀者通過吳淡如那細膩深入的筆觸,將會重新認識蘇東坡的心靈世界,同時也將重新認識其他人,比如王安石和他的心靈世界。我們閱讀九百多年前的古人,對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隔膜,但吳淡如用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思熟慮的同情、同理之心,填補了這段漫長的距離,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歷史“現(xiàn)場感”般的心跳與激動。

歷史是紛繁復(fù)雜的。然而借用戲劇結(jié)構(gòu),吳淡如刪繁就簡,同時又重點突出,重繪了一條立體的人物鏈環(huán),由此得以從多元的維度,追蹤蘇東坡的命運與際遇。所以在許多章節(jié)中,蘇東坡反而暫時退居一旁,對他的命運造成重大影響的那些人物則成為局部的中心人物。這種安排既是戲劇結(jié)構(gòu)的要求,同時也源于蘇東坡命運的內(nèi)在邏輯。在吳淡如筆下,對蘇東坡命運影響至關(guān)重要的人物漸次登場:父親、母親、弟弟、妻妾、孩子、政敵、恩師、朋友、最好的朋友成了最壞的敵人……這一個個生動的戲劇人物,讓我們好好享受了一把“歷史—小說—戲劇”同時在眼前播放的故事大餐。

在這一系列的人物故事中,最為動人的是書中對女性以及蘇東坡親人命運的關(guān)注與揭示。吳淡如用了一些獨立的章節(jié),談?wù)摿伺c蘇東坡有關(guān)的女性的形象和命運。她們的形象與命運既是蘇東坡的形象與命運的側(cè)影和倒影,同時,這更是對她們自身命運悲劇的深深同情與控訴。吳淡如自己作為一個當代經(jīng)歷豐富多彩的成功女性,對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位置與遭遇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深刻體驗與觀察。正是這種作為一個女性的自我認知與切膚感受,使得她情不自禁將蘇東坡的母親、妻妾乃至于孩子作為重點敘述的對象。由于蘇東坡,也是為了蘇東坡,蘇東坡身邊的女性和親人,幾乎沒有一個獲得命運之神的照拂與垂青。雖然蘇東坡也在竭盡全力地愛著他們,但他們?nèi)匀粸樗麄兊倪@位男性親人付出了他們的所有,乃至生命。他們的悲劇命運又何嘗不是蘇東坡的命運!而悲劇中的悲劇在于,蘇東坡的悲劇又決定了他們只要是他的親人,就注定了要過完他們悲劇的一生!

此種悲劇的根源來自哪里?這正是吳淡如這本蘇東坡傳記所要探尋的隱秘的終點。吳淡如一直在談?wù)?ldquo;小人”的存在,但同時她又不斷地突破“小人”這一視點。更重要的是,吳淡如不斷地質(zhì)疑和反思今人所津津樂道的北宋“仁政”時代。她尖銳地指出:北宋并非不屠殺士大夫,而僅僅是不以“文字獄”的借口進行屠殺而已。這一下子就揭穿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帝王的虛偽。她努力告訴我們:蘇東坡命運的沉浮,實質(zhì)在于北宋黨爭政治貫穿了蘇東坡的一生。本書最富魅力的地方正在于超越了就蘇東坡談?wù)撎K東坡、就個人關(guān)系談個人命運,向我們描繪出了北宋時期以太皇太后(或太后)和皇帝所代表的保守與革新兩種政治面貌與力量的此起彼伏,尤其是二者的分化與組合。每一次分化與組合都是殘酷的權(quán)力機器的重啟與絞殺,抽象的陣營最終還原為一個個斗爭與被斗爭的血肉之軀,個人作為君權(quán)的犧牲品,一個個被獻祭在令人不寒而栗的歷史舞臺上。呂惠卿、章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王安石的兒子王雱……當然還有蘇軾自己和他的妻兒、弟弟……甚至連貴為皇后的孟氏,也是以一種類似于荒誕的方式,才得以獲得了一個安穩(wěn)的人生。順便說一句,也許孟皇后是兩宋之交命運最好的皇族。悲劇嗎?悲劇。諷刺嗎?諷刺。

從審美感受而言,這是一本輕松甚至讓人愉快的書,不時流露出幽默輕松和溫暖的筆調(diào)。但必須強調(diào),這些筆調(diào)背后的底色——歷史的悲劇和人生的身不由己——始終深深地浸染著全書。吳淡如為我們書寫出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蘇東坡。這個蘇東坡對我們來說也許有一點陌生,或者說,我們在情感上不太愿意去凝視和觀看那個凄苦與掙扎中的蘇東坡。但吳淡如試圖讓我們明白:這就是人生的本質(zhì),這就是在歷史中不斷前行又不斷掙扎的無數(shù)人的命運。只有如此這般去體察苦難和顛沛流離中的蘇東坡,我們才能真正去理解豁達和干練而不得施展的蘇東坡:一個文學(xué)家蘇東坡的背后,是一個整整一生都被抑制的政治家蘇軾。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也許我們會更好地去理解歷史、文學(xué)與政治。這是蘇東坡的一生帶給我們的領(lǐng)悟與啟示。準確地說,這是吳淡如那情動思深的筆下的蘇東坡,帶給我們的領(lǐng)悟與啟示。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九日(農(nóng)歷臘月十九)初稿,
時維蘇軾九百八十七歲誕辰紀念;
二零二四年二月十六日,次稿于Kroch圖書館。
- 2025-03-14《詩經(jīng)》:領(lǐng)略中國式浪漫的經(jīng)典之作
- 2025-03-11打造文旅融合閱讀新生態(tài)
- 2025-03-11在詩詞中國中,重新“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 2025-03-11扎根腳下土地 托舉起更多的“哪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