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灣遺址 資料圖

會寧山川 王進祿
顧彤
知道牛慶國的人,都說他是詩人牛慶國,若你不讀他的散文,就不知道他也是散文里的歌者。在這暖春之初,牛慶國帶著他的散文集《大地上的村莊》走近讀者。他用溫暖的文字訴說著村莊的故事,帶讀者感受來自大地的深情與眷戀。
大地,廣袤無垠;村莊,寧靜安詳。它們,是一個民族深深扎入歷史土壤的老根,是一段春日暖陽般的回憶,是一件帶著泥土的舊物,更是一份流淌在血液中割舍不斷的親情。
書的開篇是《有個村子叫大地灣》,從復原的原始村落到“房子”里物品的陳列,從四面土墻的院子到“大地灣地畫”,穿梭在古今村莊之間,呈現給讀者一個個熟悉的鄉村往事:“一個窯洞是一個家,兩個窯洞是鄰居,三個窯洞、四個窯洞,或者更多的窯洞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村子。”“我曾背了背篼,拿了镢頭去挖過它(料姜石),有時候一镢頭下去,镢頭就被‘當’地一下彈起來……”“主人一定會讓我坐到炕垴上,面前放了一張小炕桌,旁邊熬了罐罐茶,留我吃飯。”大地灣遺址的建筑、文物,以及歷史、文化,都被作者的文字賦予了生命,仿佛眼前升起了鄉村裊裊的炊煙,灶膛里的柴火燒著噴香的飯菜,映照著先民們質樸的臉龐。讀者跟隨他的筆觸,在充滿希望的大地上游走,在西北鄉村的土路上漫步,時而在谷場邊停歇,感受著村莊獨有的煙火氣息;時而深入田埂盡頭,探尋民族古老根系的奧秘。
《肩上的燈盞》是一篇觸碰心靈的散文,讀到它,內心仿佛有一股溫熱的溪流淌過。當我們講起父親母親時,總是感嘆他們的不易與付出,兒時,父親母親的“嘮叨”原來都是做人的道理,才使成年后的自己挺起胸脯,鼓起勇氣,肩負起生活的重擔。在《肩上的燈盞》里他寫道:“母親告訴我,男兒肩上有兩盞燈,一盞照著左邊,一盞照著右邊,即使再黑的夜里,真正的男兒也不會把路走錯。”父親母親依舊是鄉村樸實的農民,但話語里的力量是家族精神的傳承。每一個家庭或許都有這樣的“燈盞”,它可能是一句叮囑,也可能是一聲鼓勵,語言質樸卻有智慧,傳遞著愛與力量,在成年的時候,讓這“肩上的燈盞”能夠在家庭和社會的長河中閃耀。我想起牛慶國在詩歌《持燈者》中,是這樣寫母親的:“她貧窮的一生,只有懷里的一盞燈,當另一間屋子亮起來時,我聽見頭頂的群星在奔走相告。”
第三輯“鄉村收藏”中收集了石磨、碌碡、燈盞、鞋樣子、茶罐罐、鎖子等農村用過的舊物什,那些承載著年少時記憶與情感的物品,是一代又一代村民們的生活圖景。回味鄉村的生活,最讓人忘不了的是母親納過的布鞋,那么舒適又溫暖。如今翻開母親的箱子,依舊收藏著孩子從小到大的鞋樣子,看著一副副鞋樣子,就像看到了在泥土地里奔跑的自己、踏入學堂的自己、遠離村莊的自己。在《鞋樣子》里他這樣說:“把一個人的鞋樣積攢起來,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史。這部歷史是母親一針一線納過來的。”在作者的筆下,鄉村的舊物什就像是大地皮膚上的皺紋,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故事。對于遠離故土的人來說,這些故事喚起的是無法抑制的鄉愁。“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在中國千百年的文化中,人們對于故鄉的情感始終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所以他也寫故鄉的風、故鄉的土、四季的云和山里的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他將鄉村那份割舍不斷的血脈情、難分難舍的土地愛,以飽含深情的文字記錄下來,就像唱著一首古老的民謠。
散文集的最后,講的是“鄉村人家”。人們在土地上走走停停,最終是為了安一個家,一代一代地傳承,家就成了故鄉。這看似簡單的生活軌跡,實則是親情在默默推動。“每年春天,岔里的第一聲播種的耬鈴總是由他先搖響;每年夏天,岔里的第一個麥束子,總是先立起在我家的地里;每年秋天,岔里碾場的第一聲碌碡聲,總是先由他吆著毛驢拉出來;而每年的冬天,岔里第一個殺過年豬的人家,總是我家。”父親母親的辛勤勞作在文字里不見一聲苦,不見一聲累,多的是對土地的堅守,對兒女的教育,對生活的責任。在作者講述他的鄉村人家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種生活場景,而是一種精神象征。父親病臥在床,“從上房門里往出走時,我回頭又看了一眼父親,他背靠著炕上疊起的被子向我微笑著招了招手”。這樣的場景讓我感同身受:愛護你的人,總不愿意把難堪表露給所愛的人。樸實的父親母親,給予孩子的力量永遠是“安心”,讓外出的游子勤勤勉勉工作,家里再大的事,也能被他們一個微笑化解。多年以后才知道,父母建起來的家,才是我們對故鄉永恒不變的眷戀。為此,作者在一首詩中寫道:“我知道故鄉已經遠了,家也從此叫作老家了,但那里還有一抔黃土,我得每年回去看看。”
這就是《大地上的村莊》,既有陽光下勞作的身影、罐罐茶香里的家長里短,又有對于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回望。它不僅是在描述大地上村莊的物質風貌,更是在探索它的精神內核。這些散文猶如一陣春風,吹醒了我們內心深處對故鄉的向往和思考。從遙遠的歷史文化到如今的鄉村生活,從先民的勤懇勞作到村民的真誠樸實,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生命、創造、傳承、底蘊,這是大地上人們智慧的結晶,靜靜地散發著獨有的魅力。
(《大地上的村莊》,牛慶國著,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 2025-04-072025年中國消費趨勢關注點在哪?關于“擴大內需”專家怎么說?
- 2025-04-07他用童話贏得了未來,并且還將繼續贏下去
- 2025-04-07240萬冊!游戲IP帶火出版業
- 2025-04-07以精耕細作培育網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