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強
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涌現出不少24小時閱讀空間。這些場所成為都市文化生活的新亮點,悄然改變著副中心的城市文化風貌。
不久前,北京城市圖書館入選《時代》周刊2025年度全球100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成為北京首個獲此殊榮的文化地標。這座大運河畔的“森林書苑”里,有一間免費使用的“潞云筑”閱覽室,24小時不打烊。
晚上7點多的“潞云筑”,學習氛圍依舊濃厚——敲擊鍵盤的、俯首閱讀的、奮筆疾書的……很多都是年輕面孔,想找個空座不容易。33歲的楊青是律師,家就住在附近,他覺得“潞云筑”就像是靜謐夜晚中亮著溫馨燈火的“小島”,給了自己休息放空、從忙碌工作中抽離出來的機會。
北京城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潞云筑”閱覽室24小時開放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讀者差異化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節奏。起初,圖書館管理人員并沒有想到夜間會有這么多人來看書,后來發現,隨著“潞云筑”知名度上升,夜幕降臨以后來閱覽室“充電”的人越來越多,這里的書香氣息越來越濃郁。
自打2023年12月27日“潞云筑”開始24小時對外開放,楊青就成了這里的常客。他觀察發現,像他這樣白天較為忙碌、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充充電”的人不少,還有些讀者是準備考研和“考公”的,想有一個安靜、舒適、能夠長時間安靜學習的好去處,“大家都很踏實地做著自己的事,非常像大學里的圖書館。”
在副中心,喧鬧的商圈里也有可以讓人靜心的24小時閱讀空間。通州老城核心地帶,北投愛琴海購物公園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這處純公益屬性的空間由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建設運營,場地則由商場免費提供。
傍晚時分,記者前去探訪。這處閱讀空間所在的區域,跟商場主體隔著兩道防火門,實現了鬧中取靜。門口的提示寫道:用二代身份證就能免費辦理讀者卡。推門進去,記者發現這里并沒有管理員的身影,但環境同樣干凈整潔、素雅舒適。閱讀空間雖然只有100多平方米,但書的種類并不少,其中有文學類、養生類、歷史類等,總共6000多冊。
智能文化空間能夠實現24小時安全開放,高科技幫了不少忙。空間內搭載自動控制、人臉識別等技術,安全高效。此外,不同點位設置的自助辦證機、自助借還機、還書箱、圖書消毒柜、電子借閱機、報刊借閱機等設施,可為讀者提供很多基礎服務。智能設備則能實時監測空間內溫濕度、空氣質量,還可以遠程管理安全設備、智能照明、空調、空氣凈化設備運行狀況。通州區文旅局還安排了24小時客服人員,隨時接聽讀者電話,及時處理解決各種問題。
為什么選擇來這里看書?市民王瀟說,他是這里的常客,“除了免費、離家近之外,這里吸引我的原因還有緊挨著商圈,買杯咖啡、吃個簡餐都特方便。”王瀟從事創意工作,經常要用電腦制作文稿,在他看來,這處24小時閱讀空間更能讓他“沉浸式辦公”,“智能化管理讓這里更安靜,工作累了還能看看書。”
通州區文旅局工作人員說,在克服選址困難和資金緊缺難題的情況下,像北投愛琴海購物公園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這樣的地方,整個通州自2019年以來已經建成開放了23家,分布在商圈、社區、產業園區、村莊等地,全都是公益屬性、智能化運營,為市民提供了多處全天候閱讀新空間,覆蓋全區9個街道、5個鄉鎮,覆蓋累計辦卡讀者將近1萬人,進館總人數超過了67萬人次,外借圖書43萬余冊次。
圖為傍晚時分的北京城市圖書館。 黎振平攝
- 2025-04-21第五批3種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普及讀本出版發行
- 2025-04-212025北京書市:一場年輕態、文藝范、惠民性的文化盛宴
- 2025-04-16《大女主:喚醒女性內在的力量》新書上市,這一次,我們要做自己!
- 2025-04-16紅色出版的珍貴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