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馭未來 打造現代化航空港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3月20日正式啟用

聯合運控中心
3月16日,占地17117畝、總投資達334.38億元的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建成投運,新建的T3航站樓將于3月20日零時正式啟用。屆時,蘭州中川機場國內、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班將全面轉至T3航站樓運營,原有的T1、T2航站樓暫停使用。
T3航站樓
配備超過60個登機橋位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是國家《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和《甘肅省“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的重點樞紐機場擴建項目,預計旅客吞吐量達到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新建T3航站樓占地40萬平方米,是T1和T2航站樓面積總和的4倍,配備超過60個登機橋位,成為國內單體航站樓提供登機橋最多的機場之一。
T3航站樓挑高空間45米,主樓中廳的12根造型柱撐起“琵琶”造型的屋頂,與上方漸變式布置的22個葉片形采光天窗相互交融,使得整個空間明亮通透,未來感十足。主樓四角向外延伸,四條指廊曲線柔美,其外觀立面造型采用黃河奔騰之態,起伏的屋面、飄逸的光帶,共同演繹出“九曲黃河”的壯美,整體流線造型與黃河水波的韻律相呼應,仿佛金色的母親河永恒而雋永。
“T3航站樓不僅功能前瞻、實用性強,而且建筑風格也特色鮮明、立意高遠。其造型理念與‘一帶一路’相契合,形成多條具有節奏和韻律美感的‘絲帶’,象征著新時代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西北分公司副總經理薛小剛說。
新建T3航站樓在功能實用性與旅客出行便捷性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采用“主樓+四指廊”的獨特結構,建筑平面呈現“X”形布局。這一設計大幅縮短飛機在站坪的滑行路徑至1.2公里(較同類機場減少30%),顯著提高了運行效率;同時,確保了85%的近機位比例,使旅客步行距離控制在450米以內,極大提升了出行體驗。
此外,國內候機區采用混流式設計,優化了中轉流程,提升了旅客國內中轉的效率。國內到達層與迎客層位于同一平面,直接連通地面交通換乘中心。換乘中心集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并將國鐵、城際地鐵(預留)引入地下,與鐵路站臺連通,實現旅客零距離換乘,極大方便旅客出行。
綜合交通中心
實現“空鐵陸”“零換乘”
T3航站樓正前方,是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另一棟標志性建筑——綜合交通中心(GTC),擁有2.57萬平方米的花園式綠化景觀。在周圍綠化帶的映襯下,綜合交通中心呈現出我國傳統飾物“如意”“祥云”的造型,別具一格。
從空中俯瞰,綜合交通中心前廣場形似一柄巨大的翡翠“如意”,沿著廣場中軸線向前延伸,其首部屹立著甘肅旅游標志性“馬踏飛燕”銅像。綜合交通中心兩側,6朵“祥云”造型的停車樓緊緊環繞換乘大廳,線條流暢,和諧美好。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工程部副部長馬江介紹,綜合交通中心的設計靈感源自甘肅地域文化,其內部結構優美生動,形成了“如意相套、祥云環繞”的造型意向。橢圓形中庭空間構造成一幅宏偉的花園城市景觀,中廳屋面是由玻璃組成的“琵琶”形穹頂,兩側屋頂以花園覆蓋,立面采用與航站樓同色的玻璃幕墻,與T3航站樓保持統一風格。中庭景觀延續了“如意”紋理,植物繁茂,生機盎然。
換乘大廳內,一塊高達30米的透明光電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巨幅屏幕上清澈的瀑布仿佛自天際傾瀉,壯觀如銀河。陽光透過屋面照進換乘大廳,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氛圍。這樣的設計,不僅確保了換乘大廳光線充足,更賦予綜合交通中心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為旅客提供了一個兼具魅力商業氛圍與優質服務環境的空間。
綜合交通中心(GTC)作為三期擴建工程的另一個“超級樞紐”,集公路、鐵路、航空、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總面積27萬平方米,設計中巧妙地將綠色景觀、換乘大廳、商業區域、長途車站、公共換乘走廊、智慧停車庫等多重功能區域融為一體。同時,該中心與蘭州至中川機場城際鐵路、蘭張高速鐵路、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環線鐵路等多條交通線路緊密銜接,實現了“下了高鐵乘飛機”“下了飛機坐高鐵”的“空鐵陸”“零換乘”。
“尤其是無托運行李的旅客,可直接從T3航站樓專屬通道進入高鐵站,無需二次安檢,享受一站式智慧出行的極致便利,這在國內尚屬首次。”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蘭州中川機場T3航站樓擴建項目總負責人張少森介紹。
聯合運控中心
數字絲路的超級樞紐
在T3航站樓西南側,一座近百米高的空管塔臺巍然聳立,成為蘭州中川機場三期的又一標志性建筑。空管塔臺的總體設計靈感源自“敦煌飛天”與“絲綢之路”,塔臺工作區與空管工作區兩組建筑由“絲路”相連,遙相呼應,展現了甘肅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在空管塔臺對面,聯合運控中心(AOC)猶如機場運行的智慧心臟,承載著全域空地一體化運行的重任。它不僅是空管、航司、高鐵等模態協同的智慧核心,更是甘肅民航深化“四型機場”建設、助力“數字絲路”戰略的關鍵支點。秉承智慧化、信息化、集成化、數字化的建設理念,聯合運控中心(AOC)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整合航班信息、旅客流量、設備工況、氣象預報等多維度數據,精心構筑了一個覆蓋全區域、全流程、全時段、全人員、全設備的機場運行協同體系。這一體系猶如精密的大腦,對每一個關鍵節點實施精準調控。
走進聯合運控中心(AOC),153個智慧工位整齊排列,構成了“五維一體”的指揮矩陣。這種多單元合一的布局,使得應急處置響應速度得到了質的飛躍,縮短至僅60秒。運行指揮聯合決策系統促進了部門間的無縫協作,提升了決策效率;應急救援管理系統為應對各類突發狀況提供了科學規范的應對方案;全景視頻監控系統顯著增強了機場整體運行的實時監控效能;全國流量管理系統則確保了航班在復雜空域內的順暢航行;飛行區智慧管理系統和運行指揮集成系統能夠實時精準地監控飛行區航空器、車輛和人員的運行情況,并及時發出預警。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聯合運控中心還開發了智能機位分配系統,引入先進的AI技術,實現了飛機停機位分配95%自動分配、5%人工干預的黃金比例,顯著提高了機位分配的效率與合理性,為機場跑道及機坪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的數字底座。通過構建“天地一體”的數字孿生系統,并融合5G+北斗定位、智能電子圍欄等技術,打造了全國首個高原機場三維鏡像平臺,實現100余個運行節點的實時可視化,和日均5000臺次車輛的精準定位。特別是跑道防侵入系統,更是將安全管控精度提升至毫米級,實現了飛行區運行動態的全局掌控和安全風險的一鍵消除。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安麗 文/圖
- 2025-03-16短期內 蘭州市晴冷依舊
- 2025-03-16圖解|一圖速看,解鎖消費者權益保護全攻略
- 2025-03-13江西省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 2025-03-13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