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承載著初心如磐的信仰力量、使命在肩的奮斗印記、血脈相承的為民情懷。新時代新征程上,“紅色講堂”既是激活歷史記憶的“時空隧道”,更是淬煉黨性修養的“精神熔爐”。要將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動能,讓精神密碼融入時代脈搏,激勵黨員干部在傳承中擦亮忠誠底色。
著力筑牢信仰之基,讓紅色講堂成為立根鑄魂的“燈塔”。“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革命家書、英雄事跡、歷史文物等紅色資源是一座富礦,紅色講堂的核心使命在于培根鑄魂、固本培元。要將紅色講堂納入黨員干部培訓必修課,建立全鏈條學習和成果鞏固的制度,確保教育常態長效。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執著,深學細悟紅色文化,入心傳承紅色基因。要帶著信仰學,從“半條被子”里感悟為民初心,在“半截皮帶”中體悟忠誠品格,于“八角樓燈光”下思索真理之光,把井岡山精神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干勁頭,將長征精神融入改革攻堅的破局勇氣,讓紅色故事成為滋養黨性的“精神鈣片”。
著力創新表達方式,讓紅色講堂化為凝心聚力的“火炬”。“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傳承精神密碼既需堅守本真,更須與時俱進,關鍵是要把握“守正創新”的方法論,推動紅色教育從“單向灌輸”轉向“雙向奔赴”。要探索技術賦能,制作“微動漫”“短視頻”等融媒體產品,讓紅色教育突破“紙面”、躍上“云端”、走進“指尖”。對于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而言,要善用群眾語言、創新互動場景、拓展教育半徑,推動紅色講堂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網絡,把“大理論”轉化為“小故事”,用“家常話”解讀“大政策”,以“身邊事”印證“大道理”,讓紅色教育可親可感,讓教育成果可見可觸,讓精神火種撒遍每個角落。
著力推動成果轉化,讓紅色講堂成為踐行使命的“沃土”。“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紅色講堂的終極價值,在于將精神密碼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踐偉力。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建立健全紅色教育成果轉化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學思踐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躬身入局、挺膺負責,爭當攻堅克難的“突擊手”,將焦裕祿精神具象為整治作風頑疾的勇氣,用塞罕壩精神指引綠色發展的實踐,在重大項目推進中彰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要甘做服務群眾的“孺子牛”,以張思德為榜樣辦好“關鍵小事”,以黃文秀為鏡子走好“趕考之路”,用“辛苦指數”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李昭霞)
- 2025-03-30天氣早知道 短期內 蘭州市氣溫將逐漸回升
- 2025-03-27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新增網約車專屬通道,乘客點贊:“點對點”接駁 打車體驗十分“絲滑”
- 2025-03-273月30日起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開啟夏秋航季
- 2025-03-27新型水上巴士“水墨丹霞一號”成功下水






